发布日期:2025-04-13 06:50 点击次数:166
到了2025年,浙江省又传来了一个好消息,那就是:死者的葬礼费用、养老金的领取比例又有了新的提升!最低的七千一千七百,最多的一百七十七万。这个新的规定,让很多人都意识到,生活是很难预料的,但是,他们的未来,却多了一份保障。
首先,我要说的是正事。近日,浙江省人力资源局印发了一份文件,其中,“殡葬补贴”、“抚恤”标准由原月6249.75元提高至6520.92元,由原月6249.75元上调至2020年1月6520.92元。不要小瞧这271.17块钱的增长,这将会直接关系到家庭成员能够拿到的养老金。不但是他们的家人,还有一些自由职业者,也都得到了好处。
在此,许多人也许要问了,究竟是怎样计算的呢?让我们举例说明一下。在杭州拱墅区,周大爷在2020年三月病逝。周叔叔的工作年限是40年3个月,他已经退役12年8个月了。根据规定,40年的工作年限和12年的退休年限。
按照这个公式,养老金是按照工作年限除以固定扣除数(6年)乘以40-6-12=22倍。既然法律上有24倍的上限,那么22倍就是比较公平的了。
丧葬费:6520.92元*2=13041元
退休金:6520.92*22=143460元
合计:13041+143460=156501元
但工作年限少一些,比如三十年,二十五年,那该如何计算?30-6-25=负1,如果比9的下限还低,那么就只能用9来计算了。其中,死亡赔偿金58688,死亡赔偿金13041,合计71730元。所以才有了所谓的“保底7.17万”。
不止如此,此次改革也使浙江的养老金水平提高到了国内最高水平。新的住房公积金标准为6520.92元,位居全国第三,排在上海、北京之后。浙江老年人的生活明显要比江苏或广东来得安全得多。
此外,在葬礼和抚恤之外,家庭成员还可以获得以下的赔偿:
医疗保险卡结存继承
以宁波王大妈为例,在她死后,她的医疗保险卡里还有23000块钱。他的孩子带着他的死亡证明,来到了医疗机构,将自己的存款,快速地转入了他的银行账户。
公司或专业养老金
死者的家人,只要他们的工作人员愿意出一份,就能多拿出三万到十万的抚恤金。杭钢的老职工,都有一笔不菲的年金,他们的家人,也能分到一笔不菲的钱。
冬天供暖津贴余额
尽管浙江并不寒冷,但是部分北部籍的退休者在自己的家乡仍然可以享受到供暖的津贴。举个例子,李叔叔在2025年一月过世,他的家人每年可以得到11/12的供暖补助,也就是550块钱左右。
此次新政的另外一大亮点是:“待遇平等,有弹性劳动者待遇”。以前,自己缴纳社会保险的人们总是认为没有企业的养老金安全。而如今,所有人的待遇都是一样的,比如卖三十年的老张,或者开计程车的老赵,他们的家人,都可以享受相同的待遇。
在此之前,我还要特别强调一句,那就是死者的身份证,社保卡,死亡证明,亲属关系证明,火化证明,以及申领人的银行卡复印件。如果资料齐全,那就好办多了。
现在,浙江多个地区都根据新规定,对死者家属进行了相应的处理。其亲属可向所在地社会保险机构递交相关材料,或使用“浙里办” APP网上即可完成。以杭州刘小姐为例,身在深圳的她,只需将资料通过电话发送过去,三日内汇款即至。很多网民都说,这个规定的确给在外打工的家人带来了便利。
但要知道,这条新的规定,是针对2021年九月之后死亡的。而若是在2021年九月以前死亡,则依然保持着原有的死亡人数,而且死亡人数会少很多。
那次事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生老病死,人人有之,浙江此次出台的“新政”,也让老百姓有了更多信心。特别是那些工作年限长,缴纳社保越多的老年人,这种增长幅度就越大。
但是我也注意到了几个问题。例如,有好的方针,但执行的时候,未必就会一帆风顺。许多老年人死后,他们的家人经常忙于葬礼而忽视了申请补助。也有人不知道申请的过程,也不知道自己能拿到什么。这就要求当地政府加大力度,保证每家每户都能得到相应的补贴。
下面,让我们听一下每个人都说些什么。
【网络热议】
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,网友们纷纷表态。
林小琴道:“这是个好办法,就是感觉资料有点多,要是弄丢了该咋办?能不能简单一点?”
周大妈点评道:“弹性工作人员都一样,这不是很公正吗?我总认为,卖保险的人,不应该受到歧视。”
李国强提出了一个问题:“殡葬费用免征,这是好事情,但是,如果是医保银行卡的结余,那么该纳税吗?这其中,似乎有什么地方说不清楚。”
张大壮打趣道:“四十年的,能拿到更高的工资,我们这些小老百姓,岂不是要70了?我真想看看,我们的养老制度,能不能放宽一些。”
还有一位名叫陈建国的网民,他说了一句很有趣的话:“总之,人还是要把自己的健康看紧一点,不要等家人领了钱再来找你,你就会发现你没有照顾好自己。”
网友们的发言都很务实,但是其中也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。
浙江出台的殡葬改革政策,给不少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压力。虽然这是一个好的办法,但是也有很多问题,比如材料比较复杂,宣传力度不够。我们不能不想,是否可以把这个问题解决得更简单一些呢?还是说,这件事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?
若说这种殡仪服务是要减轻家属的经济压力,为何还有人不清楚申请过程呢?难道不是更好的推广,更好的执行吗?此外,为何在2021九月以前过世的长者,就不能享有此项新规定?他们的家人就不用承担责任了?
这个方针很好,但是具体的情况也会影响最终的结果。你有什么想法?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